第152节

作品:《隔壁的小书生

    黄娇娇忽然高兴起来。
    她自恃美貌,又家底丰厚,父兄也算黑白两道极难得的出色人物,怎会有男子不倾心?即便最初无意,可来日方长,她总会有法子叫别人乖乖听话的。
    ***********
    却说白星三人既然已经决定要搞大的,这几天就时常分头行事。
    孟阳就像一个普通书生一样,带着自己便携式的笔墨纸砚去街上溜达,看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停驻片刻,然后操着蹩脚的方言和官话相融合的全新语种,手舞足蹈地与人交流。
    当官的好不好,百姓心里最清楚。
    白星和廖雁则买了纱质帷帽的戴着,一路打听着去衙门揭榜。
    杭州城经济繁华,每日进出客商不计其数,期间发生的大小案件自然也少不了,下到小偷小摸、口角争吵,上到杀人越货、诈骗财物,连同杭州城辖下几十座县、镇在内,光每年的悬案就有几十起。
    而通过观察一地官府处理案件的方式方法和态度,就能很大程度上摸查父母官及其下属领导班子的做派。
    两人先审视了本地衙役和驻军们的精神面貌,又随意接了两个榜单捉人,今儿是回来交差领赏的。
    原本那通缉令上清清楚楚写了八十两,谁知廖雁接了钱袋子一掂量,脸色就不大好看了,“你们是打量小爷好糊弄么?这顶了天也不过五十两罢了。”
    敢克扣他的赏钱,不要命了吗?
    那两个衙役听罢,对视一眼,竟吃吃发笑。
    “小子,这就是本地的规矩,”那衙役站在台阶上,居高临下道,“老爷们整日办差岂不辛苦?这是你该孝敬的。”
    白星冷冷道:“全天下就没有这个道理。”
    廖雁很少与官府合作,对里头的门道不大清楚,但她可不是好糊弄的。
    孝敬归孝敬,赏银归赏银,两人本不该混为一谈,更不该直接克扣。
    那两个衙役虽然看不见帷帽下头的脸,可看身量、听声音也知道面对的是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,且他们交付的犯人也不是什么令人闻风丧胆的亡命徒,自然不将这两个放在眼里。
    “这里就有,怎么着了吧?”长脸的嗤笑道,竟还伸出手去,作势要抓廖雁手里的钱袋子,“再啰嗦,这五十两也没啊!”
    话音未落,廖雁便已反手钳住他的手腕,猛地一扯一抖,就听几声骨骼断裂的闷响噼啪响起,那衙役的右臂已经软趴趴垂下,俨然是断了。
    突如其来的巨大疼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,那衙役闷哼一声,竟直接两眼一翻昏死过去。
    “敢抢老子银子的,坟头草都不知换了几茬!”廖雁冷笑出声,看他朝自己倒来,顺势后退一步,眼瞅着对方后脑勺砰一声磕在台阶上。
    这一变故发生的太快,另一个衙役根本就没反应过来,愣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接受现实:
    竟真有人敢在衙门口动手!
    “反了!”他气急败坏地抽出佩刀,才要再说,却突然觉得身体一轻,视线陡然颠倒,面上一痛,竟是被脸朝下踩在地上了。
    “克扣赏银,是谁的主意?”说着,白星脚上又加了三分力气。
    那衙役嗷嗷出声,慌忙道:“是,是上头的意思!”
    这里是衙门后门,正值晌午换班时间,就只有他们两人轮值。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,眼见来者不善,还是先服个软吧。
    “哪个上头?”白星追问道,“知州?”
    她知道衙门里有许多大小官员,这些衙役也不过底层跑腿儿的罢了,还是问清楚的好。
    那衙役只觉得自己整颗脑袋都没知觉了,口水混着血水直流,不禁点头又摇头,眼泪汪汪道:“知,知州大人倒是没明说,可每份交上去的银子都有给他老人家的孝敬,也没见退回来过……”
    白星和廖雁对视一眼,心道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
    原本还在犯愁没个下手的地方,把柄竟自己送上门来!
    第111章 “不许动!”……
    六月的杭州城繁花似锦、瓜果飘香, 绿油油的茂盛植被几乎将整座城池都妆点成巨大的园林,各色建筑反倒成了次要的。
    每每穿梭其中,听着脚下的潺潺流水声, 看着沿途的白墙黑瓦, 轻嗅空气中浮动着的幽幽花香……当真犹如身处仙境一般。
    除了雨水过多,导致衣裳被褥经常湿漉漉的之外, 简直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    一大早,三人就熟门熟路夹着青色油纸伞下楼。
    杭州夏日多雨, 一天三四遍都是常有的事儿, 故而出门宁可忘带钱袋子, 也千万不能丢了雨伞。
    西湖风景甲天下, 内部是不许摆摊卖吃货的,怕的是油污弄脏了湖水。
    故而出了客栈要往后头去, 在街头右拐走上约莫三二百步就是一做五孔石拱桥,桥头两边挨挨挤挤摆满了各色摊子,什么蓑衣饼、鳝丝面、鲜虾馄饨等等, 大清早就蒸腾出大片大片的白色水汽,连带着雨水都被冲散啦。
    当初三人刚找到这里时着实吃了一惊:但见各色吃食看得人眼花缭乱, 这可如何吃得过来?
    不过他们很快就释然了:有志者事竟成, 只要坚持每天每样吃几口, 总有一天能吃的完吧?
    你要一碗鲜虾馄饨, 我要一碗鳝丝面, 他要个河鲜三吃, 另取小碗分开来, 每个人一顿就能吃三样呐。
    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,区区一碗实在不算什么,摸摸肚皮, 倒是还能再塞一些。
    软软的江南话变成吆喝似乎也透着几分温柔水意,不断有各色油纸伞来了又去,像一朵朵浮动在朦胧雨幕中的大蘑菇。
    杭州人多富贵,时不时就有几两装饰精致的马车咔哒咔哒跑过。
    打着蹄铁的马蹄轻巧地掠过水面,踩起一颗颗王冠形的水花。车轮滚过整齐的石板砖,带起一条水带……
    伴着轻微的水波声,那灌汤的小笼包刚起锅,满是褶皱的小身子都在笼屉里蜷缩着呐,被蒸到半透明的面皮下隐约透出里面馅儿的色彩。偶尔笼屉被人碰一下,这一群小笼包便都呼哩哗啦哆哆嗦嗦摇摆起来,显出几分难得的娇弱。
    哎呦,我们肚子里可满是鲜汤呢!
    孟阳稍一迟疑,到底是又叫了一笼汤包,可巧又起了一个摊子,卖的是凉拌三丝:这是用刚从城外挖出来的鲜笋、地里才拔的莴笋和黄瓜丝一并切成粗丝,拿热水焯过,用凉水冰一下,然后略加一点秘制酱汁凉拌,清脆爽嫩,天然一段风味。
    一笼菌油鸡丁小笼汤包,先将面皮咬破一个小口子,嘴巴凑上去吮/吸清澈却浓郁的鲜汤,既柔且滑。
    外加三样深浅交加的绿色三丝,咬在嘴巴里说不出的清爽,方才吃的那点油腻瞬间被冲淡……
    美美用过早饭,满足地打个饱嗝,小管家“婆”孟先生打开钱袋子,认真数出来几十枚铜板,乐呵呵付了账。
    三人起身,将座位让给翘首以盼的其他食客,过了石拱桥,便在下一个路口分道扬镳。
    白星和廖雁去衙门探路,孟阳则沿着河道溜溜达达,看见什么好玩的、好吃的,只管停下来赏玩,时不时再与人交谈几句。
    他专门记录地方方言的小本子已经下了大半个,如今竟也能与杭州土生土长的百姓交谈几句了呢。
    这几日他着实找到一个好去处。
    那是一个茶摊,就在断桥残雪附近。开茶摊的是一对老实的中年夫妇,虽说叫茶摊,可实际上也兼卖许多小吃,又允许附近的小贩挑担、挎筐进来兜售,非常有人气。
    听说那夫妇才成亲那会儿就办起来,风雨无阻,时至今日,这茶摊开了将近小二十年了。
    他们亲眼见证孩童成长,看着许多中年人变老,又目送那些老人离去,……老街坊们也习惯了每日来茶摊上坐坐,吃吃茶、说说话,玩笑几句,抱怨些个鸡毛蒜皮,一日时光就打发过去了。
    孟阳很喜欢。
    他总是听得很认真,哪怕只是简单的家长里短也很投入。通过这些交谈,他仿佛也飞快地浏览了无数人的一生。
    茶摊的主人也挺喜欢这个斯文俊秀的书生,每每都爱少算他几文钱。
    孟阳有点不好意思,便开始免费代写书信。
    对普通百姓而言,读书识字是很奢侈的事情,能坚持下来更是不易,所以寻常人家往来,若不能见面,也只好托人带口信。
    可口信,总归不便。
    于是渐渐地,附近几条街巷也就传来开,说霍家夫妇开的茶摊上来了个好看的书生,免费替人写书信哩。
    真不要钱呐,只要你说段故事。
    若没有故事也不要紧,哪怕是日常琐事、杭州城里的新鲜事也是一样的。
    写信的人来来去去,孟阳渐觉手腕酸软,正好抬头一瞧,又不知从哪儿蹿出来几朵乌云,将日头遮蔽起来,没头没脑往下倒雨点。
    正好人去了一拨,他便站起身来,活动手脚,又举目远眺,就见远处一座雷峰塔高高矗立,在雨幕中仿佛模糊了边界,竟也显出两分温柔来。
    眼下荷花开得更多了,白的、粉的、红的,甚至还有相对比较稀罕的黄色荷花,荷香被雨水一冲刷,越发显得清雅怡人。
    大团大团伞盖一样的翠绿荷叶婷婷立在半空中,全凭一根纤细的茎挑着。微风一过,就海浪般荡了开去。
    荷叶表层是不沾水的,天空中落下的雨点就像滚到盘子里一样,在里头肆意打着滚儿。
    偶然装的多了,撑不住了,荷叶的大脑袋便往一边歪去,很是辣手无情地将雨水倾泻干净。
    人各有性情,花也是如此,虽说都是同一塘,但这些荷花也不是一起开的。这会儿有的还含苞待放呢,有的却已然凋零,露出中央稚嫩的莲蓬来。
    现在莲蓬太嫩,里头小窝里的莲子还没长好呢,倒不好掐。
    再过约莫一个月,就是莲蓬大批上市的时节,或是自己随手掐,或是略花几个铜板买一束拿回家,插瓶好看,剥着吃也很好呢。
    莲子清心败火,最适合炎炎夏日了。
    雨打荷叶胜在天然,虽无十分宫商角徵羽的音律,却自有一分天然韵味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便是邻里间的抱怨也现出一点诗情画意来。
    孟阳就对着这片荷塘溜达着,偶尔啜一口摊主送来的荷叶茶。茶水里不光有烘干的荷叶,还有一点薄荷丝,哪怕是热茶也十分沁凉舒爽。
    一般来讲,夏日骤雨来得快去的也急,谁承想今儿孟阳等了半日,雨势不减反增,眼睁睁瞧着它们从小米粒大小膨胀到黄豆大小,打在帐篷上啪啪出声。
    孟阳暗自估摸时间,想着白星和孟阳大概也快回来了,这么干等不是个事儿,便决意要走。
    那摊主夫妇还十分恋恋不舍,又要留他吃晚饭,被孟阳婉拒。
    昏昏沉沉的雨帘中,又啪地绽放开一朵青色油纸伞盖,就像那随波逐流的荷叶一样,顺着青石板路飘走了。
    雨滴很大,非常用力地砸在地上,溅起大团大团水花,很快就把孟阳的鞋袜和下半截袍子都打湿了。
    湿透的裤子紧紧贴在腿上,又凉又紧,脚下更是每走一步就会挤出来一包水,很难受。
    但抛开这一点,雨中西湖真是美极了。
    孟阳甚至强忍不适,直挺挺站在堤边大柳树下,静静欣赏了许久。
    夏日虽热,但一场大雨足以将所有暑气冲刷殆尽,一阵凉风袭来,孟阳猛地打了个哆嗦,这才如梦方醒般抱着胳膊往回跑。
    大雨中的西湖人烟稀少,游人要么乘船游湖,要么早就躲入外围建筑内,孟阳跑了一段,竟半个人影都没遇见。谁知才一转弯,他就从伞底下瞧见前方两双白底皂靴,险些因为刹车不及撞上。
    “哎呦!”他低低叫了声,才要绕过去,对方却猛地跨上前,双手连抬,拦住去路。
    “站住!”
    孟阳愣了下,这才抬起脸来,就见两个衙役在路上一字排开,双臂微张拦住自己的去路。
    “两位有何贵干?”他本能问道。
    那两个衙役一甩头,带起来斗笠上的一圈水,“跟咱们走一趟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