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+番外_608
作品:《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+番外》 注释:
①《电报新书》指的是1873年,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(S·A·Viguer)参照《康熙字典》的部首排列方法,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,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,名为《电报新书》。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《中国电报新编》。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。
第237章
按照五皇子周德珩的观点,“抢那把椅子”,就真的像小孩儿打架一般,冲上去,把椅子上现坐的那人暴打一顿,拖下来,自己坐上去。
而他的手法比这稍许迂回复杂些:依次把两个堂兄从那椅子上拖下来,连替罪羊都事先找好——他这才从犄角旮旯里施施然地站出来,坐上那把椅子,独揽监国之权。
抢椅子容易,坐稳这椅子也很容易,控制住京营守备和五城兵马司,许以高官厚禄,收买人心,将整座京城守得如铁桶一般;同时全城戒严,夜间宵禁,任何人不准妄动,就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安全。
至于监国的政务就更加简单。俗话说萧规曹随,朝中各司各部,本就有指定之责在身,文官们只需要循规蹈矩,就能让整个国家继续这么运行下去——若非如此,早些时候太子那样的平庸之才就也没办法垂手而治,一连好多年。
朝中遭遇如此变故,文臣们第一时间自省的,却绝对不会是他们是否清廉,处理起政务的能力是否卓越;相反,他们只会反省,自己的队伍有没有站错,以前是否曾经在不经意之间得罪了他周德珩。
甚至有些老臣还会回过头去看二十年前皇上复辟时自己做了什么,以决定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来抱他五皇子的大腿。
五皇子打算吊着他们的胃口,让这些人好好煎熬一阵,再公开表示,旧事可以既往不咎,所有官员只需安心办事,一切都如以前。
到那时,官员们就会长长地舒一口气,摸着头上的乌纱,心想这官帽和脑袋总算是保住了;既然身家性命无虞,而皇家兄弟血亲之间那些破事儿,和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关系?
人人皆有私心,人人皆为保住私利而暗自庆幸。
在私利面前,公义并不总是那么重要。
当然,五皇子的手段还不止打人拖椅子这一桩,南面他有南安王起事遥相呼应,待攻破武元桃源,灭了大皇子一系,拿到他想要的,五皇子就会翻脸撕毁暗中与南夷的协定。南安王也会摇身一变,从里通外国的反叛,成为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士。
五皇子将通过这一场守土之战的大胜,进一步扫除异己,确立自己的权威。
而到那时,世人就将重新认识,并且熟悉他周德珩——
但眼下五皇子面前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正摆着:
一是荣国府,荣国府坚称皇帝陛下无恙——这五皇子是绝对不信的。无恙为什么不出面?连亲生儿子的最后一面都不愿见?……不过反正荣国府能拖得过初一,拖不过十五,到了儿子出殡的那天,做老子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出面?等到了时候,荣国府还不是得亲手把自个儿身上那层遮羞布给揭去?
于是五皇子按捺住命人冲进荣国府的冲动,只管着手在外布置——他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,即便老皇帝还真的活着,活得好好的,但只要兵权在手,五皇子也要让皇帝陛下亲身体会一下生父义忠亲王当年的心情,感受一下被人从龙椅上生生拉下马的滋味。
二是大皇子,大皇子骁勇善战,将是南安王的劲敌。但想南安王有象兵与火|器在手,若连大皇子都对付不了,那南安王就也别想什么“拥立”之功了。
最后还有那该死的贾放——
南面的八百里加急文书送来,五皇子满心喜悦,却发现武元县令禀报,只是将贾放扣留在了武元。五皇子顿时暴跳不已,猜到南边恐怕是在阳奉阴违。他磨着牙自言自语:“躲在南边你便以为我治不了你?”
“到时候京里宁荣二府一败涂地的时候,御园被我接管的时候,看你还能不能躲得住!”
*
京中百姓,在三皇子“自裁”以及皇帝陛下“失踪”之后,就再次经历了一回全城戒严加宵禁的苦逼生活。一到晚间,全城各处关门闭户,但凡有人敢出门上街的,若非有公务在身,便会被立即逐归,甚至可能遭到五城兵马司衙役的责打。
寻常人家还好,以往京中最热闹的东门商家,以及不少地方的晚市,全都被迫关门。一时间城中的商户怨声载道。
但最让人感到不适的,却是官府对舆论的限制:只许说三皇子的坏话,和五皇子的好话,除此之外,一概噤声。
原本三皇子监国之时,京里讨论太子一案讨论得沸反盈天,三皇子也从来没有下过禁口令,只是自己郁闷无比地等待顺天府能尽快查个水落石出。但他却没想到过,自己身后,百姓们的嘴巴却被严格地管了起来。
清晨,宵禁解除,有些不得不出门上工的商家小贩之流,依着习惯来到晚晴楼跟前,叫上一碟热腾腾的肠粉,配一碗生滚粥。
几个老主顾见了面,自然而然地坐了一桌,但见到角落里有个穿着便服的年轻人一边埋头喝粥一边支起耳朵,一个小贩就个同坐的都使了个眼色。
大家一起低头,唏哩呼噜喝粥,间或抬起头,望着天边密密卷着的乌云感慨一句:“今天的天气好好啊!”
如此谨慎,自然是因为这几天中有不少“妄议”朝政的平头老百姓被五城兵马司抓了去,有打板子的,也有枷号的,视情节严重而论。
四处都有密探,人人都可告密,如此一来,谁敢开口?
然而茶楼那里,则有指定的说书先生坐在那里口沫横飞,说起三皇子如何巧计谋夺东宫之位,又如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,待到真相大白之日,终于无颜面对世人,只能一根绳了结性命。
旁听的百姓们诺诺地点着头,算是了解了如今的“官方”态度。
只是百姓们实在是没想明白:如果三皇子真是畏罪自裁,那为啥不给问,也不给说呢?